很多小伙伴给我们留言,提到一些写作方面的烦恼:
“心里有很多想法,然而不知道该如何下笔?”
“最近选题库告急,已经没有东西可写了”
“担心文笔不好,写的文章没有人看。”
其实一开始,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。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,最终总结了几个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,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~

1、建立好自己的素材库
俗话说:“灵感来源于生活,却高于生活”
利用身边人的故事或案例,最近关注的热点新闻或事件,或者最近看过的一本书,某个喜欢的电影,电视剧台词,以及某个话题的讨论。都可以加以利用并进行整理,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添砖加瓦。
你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(亲子,心理,人物等)或者可以按照自己想写的文章类型:观点,故事,干货文,对素材进行分类,然后收集整理。
获得素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:
1.看过的相关书籍。
2.各种媒体平台的热榜,及关键词搜索。
3.身边人的故事及案例。
4.影视剧,综艺,电视剧等。
5.和熟人之间的对话,对于某个话题的讨论。
2、通过阅读积累,不断实现倒逼输入。
首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。例如你喜欢心理学,或者喜欢研究亲子关系,那么你就可以找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。
尽量找评分高,专业性强,以及适合入门的书籍。
其次,带着问题去看书。先看一遍书的目录,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章节,然后进行针对性的阅读,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有效的输入。
最后,标记出感兴趣的部分。只要是你感兴趣的,或者在思想上有共鸣的,都可以用荧光笔进行标记,并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心得。
3、给自己布置写作任务
光说不练是不行的,除了大量的阅读之外,写作还需要保持长期的输出。
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,来布置写作任务,例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,每天写日记,记录下当时的心情,状态,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。
如果你平时写作较少,尽量将写作任务简单化,可以减少写作带来的压力。
例如
或者每周写2-3篇的文章。
每篇300-500字之间即可。
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,
保持长期稳定的输出。
最后,多点向他人展示你的作品,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反馈。无论是好是坏,都能为你之后的写作提供帮助。
4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,并进行刻意练习。
记得有个教授说过: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,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,而是在于是否掌握套路。
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写文章,却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,那不过是在做无用功。
除了长期稳定的输出,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。
对于写作者来说,这是极其重要的。
首先找到同类型的文章,对其进行拆解。
了解整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后,再进行模仿。
然后,你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挑选。
针对某一个角度进行专题写作。
最后,好的文字都是打磨出来的。不妨从现在开始,多练练笔,用心写好每一次的作品。